中國—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7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今年前2個月,中國與東盟貿易保持增長,東盟超過歐盟,歷史性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,“相信疫情后中國—東盟貿易將獲得新的大的發展”。
 
中國海關總署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,今年前2個月,東盟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,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5941.1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2%;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4.4%,比去年同期提升1.6個百分點。其中,中國對東盟出口3090.8億元,同比下降3.6%;自東盟進口2850.3億元,同比增長9%。
今年1-2月份,中國前三大貿易伙伴是東盟、歐盟、美國。
 
許寧寧表示,在中國與東盟十國的貿易中,就貿易額來看排前三位的是越南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。中國與東盟國家比鄰而居,經濟互補性強,合作空間廣、潛力大。雙方自1991年建立對話伙伴關系尤其是2003年建立戰略伙伴關系以來,合作內容不斷豐富,合作水平逐年提升,合作程度日益緊密,融合發展相得益彰。
 
“近20年來,中國—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實施及其升級,東盟經濟一體化建設,‘一帶一路’倡議實施,雙方在互聯互通、產業、金融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合作,均推動了雙方貿易往來。”
 
許寧寧說,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貿易不暢、企業停工,直接制約了中國—東盟貿易和經濟增長。2月20日,中國—東盟關于新冠肺炎問題特別會議召開并發布聯合聲明,倡議各國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,盡量使維系經濟增長的貿易、投資等經濟活動不受大制約。
 
許寧寧認為,中國—東盟雙方貿易增長,與相互間生產、生活需求有著直接關系,與雙方企業的相互投資增長、跨國公司在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產業分工有著密切關系。這是雙方貿易增長的內在決定性。相信疫情后中國—東盟貿易將獲得新的大的發展。
 
就年度數據而言,中國主要貿易伙伴位次在2019年發生變化:2019年東盟首度取代美國,躍升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。